2014/06/04

插乾股、送錢招待 不肖包商潛規則

插乾股、送錢招待 不肖包商潛規則[link]
插乾股、送錢招待 不肖包商潛規則
插乾股、送錢招待 不肖包商潛規則
插乾股、送錢招待 不肖包商潛規則
前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爆發收賄弊案,居中牽線的退休教授蔡仁惠,被懷疑可能跟不少學術界的評選委員有牽連,檢調也正在進一步擴大調查。熟悉包工程的廠商都知道,要取得評委的名單其實並不難,而且想搞好關係,也得打點好地方民意代表,讓民代插乾股、或賣土方獲取暴利的手法,在業界早已司空見慣。

八德合宜住宅,爆出官商勾結弊案,由於擔任白手套的退休教授蔡仁惠,學術人脈深厚,讓檢調懷疑,有其他評選委員涉入其中,學者透露,想承包政府工程的廠商,都會無所不用其極,取得評委名單,只要透過白手套居中牽線,就能輕易上下其手。

台北教育大學教授莊淇銘:「我們學校有位教授,我這兩天跟他聊天,他說他曾經白天接到電話說,要聘他當評委,他接受了,晚上就有人打電話到他家裡來,而且是透過他認識的朋友打電話到家裡來,說要安排,廠商要安排吃飯,把他嚇得隔天趕快去辭掉。」

評選委員作為公正第三者由誰擔任,應該列為機密,但熟悉內情的包商指出,想拿到名單,其實並不難。

工程包商David:「評委的名單當然就是,你一定會知道說,主席是由誰擔任嘛,那誰擔任,你只要跟他關係夠好,他可以把他所要找的那個評委的名單告訴你嘛。」

拿到評委名單,包商就能投其所好,像是送現金或喝花酒,進行利益交換,不只對評委下手,包商給點好處,政府的內賊,也很難防。

工程包商David:「承辦的人可以先把標單剪開,知道你的價錢能不能得標,對,然後再去重新再做一個標。」

業內人士透露,政府發包的公共工程,由於案源穩定,又沒有倒帳疑慮,加上利潤空間相當大,讓不少建商、工程公司紛紛搶破頭,一般而言,公共工程發包的流程,是政府成案後,公告招標規格,如果採用最有利標,就需要5到17位評委加入,最後依照包商的信譽、品質等條件,決定由誰得標。

而評委的來源,是透過電腦資料庫,分出環保、機電等專業項目,從上千名專家學者中,進行隨機選取,最後再詢問參與意願,但實際上,挑選評選委員,不見得都是由電腦抽籤,只要主事者欽點,有心人就能見縫插針,干擾評分。

台北教育大學教授莊淇銘:「你建立一個制度,(政府)內部的委員變少,外部委員變多,外部委員又是隨機抽樣的,再來呢,類似的標案,同樣的委員不要再重複,你把它很稀釋化,(廠商)他要花非常多的精力,有可能達不到成效的時候,他自然這些插乾股啊,這些不必要的利益,他就不會投資進來了。」

除了向評委下手,沒得標的不肖廠商,還會進行烏賊戰術,像是發黑函、寫匿名信,指控政府圖利廠商,不然就是找民代施壓,企圖廢標,或更改分數,而白手套的角色,可以是學者,也經常是地方勢力或民代,連吃帶拿,花招百出。

好房網調研中心執行長倪子仁:「有些地方就是這樣,土方,當地的這個民意代表,其實土方可以賣錢,所以就變成說這個都給你,甚至案子會有插股的東西,我今天(標案)拿下來之後,拿到的話,我今天獲利多少,我可以分你多少,就等於是裡面的股東就對了。」

工程包商David:「民代插乾股等於跟黑道圍事一樣的道理啊,因為民代本來他就是可以去監督所謂那個公共工程的部分,就屬於公家的部分啊,對啊,畢竟他們出來講話的時候,很多機關可能會比較鬆一點(放水)。」

為了搶吃公共工程,廠商與官員、學者和民代,經常形成共犯結構,這種積習已久的包商文化,除非制度更透明,不然永無根絕之日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