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0/25

空屋創新高 賣屋趁早


空屋創新高 賣屋趁早 ( 撰文/張金鶚 )

住宅普查資訊8月底出籠,但遲遲不見政府公開,在取得普查空屋資訊後,希望能盡速提供給讀者。我認為,現階段空手者別急著進場,多屋族越早賣越好。
10年的人口及住宅普查數據於8月底完成,至今遲遲不見政府公開,我不願臆測究竟是因擔心影響選情,還是數據殺傷力過大,或擔心建商反彈。不過,花了大筆經費與資源做出的住宅普查,可說是最精準的住宅調查。

從調查中我們可以了解全台住宅分布、空屋量(指的是無人經常居住,並未供其他使用用途)、自有率高低、持有結構、住戶職業與水準等,不僅可作為建商推案的依據、政府未來制定住宅政策的參考,民眾也能了解最「真實」的市場供需關係,理當是三贏的局面。

但政府為何不公布?唯一想到的合理解釋就是政府不願房市資訊太過透明,就如同實價登錄的議題,政府已表明「實價登錄」不等於「實際揭露」,未來會朝去區段化、去交易者識別化的方式呈現,就能看出執政者的心態。

根據2010年最新、但未正式公布的行政院主計處普查數據,全台的空屋率(空屋數占住宅總數的比例)攀升19.4%,高達156萬戶,相較於前次2000年調查的122萬戶,增加了34萬戶,空屋率提高1.8%。國外一般認定住宅市場正常的空屋率應介於35%之間,相較之下,台灣的空屋問題是多麼的嚴重!

若與1990年的67萬戶相較,過去20年來,全台累計增加的空屋高達89萬戶,這個數據說明:台灣房市的供給大於需求,空屋資源浪費且未能再利用,若再考量全球最低生育率這個因素,顯而易見市場並非業者單方面一直強調的「需求大於供給」。

再細看各都會區的空屋數量也是越來越高。以需求量最大的台北市為例,2000年時空屋數為10萬戶,比率為12.2%,至2010年達到12.7萬戶,空屋率13.8%,數據仍呈現上揚;新北市的問題更嚴重,2000年空屋高達22萬戶,比率17.4%2010年跳升到33萬戶,空屋率上升約5%達到22.1%

距離新北市最近桃園縣,過去10年空屋率雖然小幅下跌,但空屋量卻持續上升,這背後的涵意是,建商蓋的房子遠比市場需要的還多;從數字來看印證,2000年桃園空屋數達13.2萬戶,空屋率為23.2%;至2010年增加了2萬多戶,達15.37萬戶,空屋率21%

再看電子新貴為主的新竹縣,近10年空屋率雖然只微幅上揚0.8%,但空屋的存量卻增加了快7千戶。2000年空屋數為2.5萬戶,比率為20%;到了2010年空屋數提高至3.2萬戶。

台中市(縣市合併前)空屋的絕對數字不高,這10年空屋率維持在26%沒有上升,但空屋率卻是全台之最,意謂蓋房子的數量遠超過需求,2000年台中有10萬戶空屋,2010年達到12.3萬戶。

往南至近年房價穩定、相對偏低的高雄市(縣市合併前),空屋也是有增無減,2000年為8.2萬戶,2010年達到11.4萬戶,比率從16.519.4%。就算是近10年空屋率一直維持15%高雄縣,也從2000年的5萬戶提高至6萬戶,同樣增加了1萬戶。

總的來說,全台的空屋數過去30年有增無減,代表台灣空屋的「存量」不斷累積增加,以目前156萬戶、每戶500萬元、年利率2%計算,意謂每年有高達1560億元的資金浪費在房地產,好比政府把1560億元的現金放在地上,不去利用的意義相同。

其實19902000年公布2次空屋數據後,建商及民眾猛然發現市場並非大家想像般的供不應求。以1990年為例,當時不管房市、股市都剛從景氣循環的高峰開始往下,因而進入10多年的長期空頭;2000年的情況雖有不同,當時台灣房市仍在谷底,同時又遭遇到科技泡沫,內需經濟不振,空屋數據一出,驚覺問題更嚴重,而在2003年爆發SARS疫情時,房市打到最低點。

這次是否也會重蹈覆轍?答案應該很明顯,因為現在台灣面臨內外夾擊的問題,全球景氣明年可能緩步下滑,而台灣房市已走了8年的多頭,上漲空間很有限,但下跌風險卻很高。政府在今年6月奢侈稅實施後,成交量已大幅萎縮,目前雖然房價仍維持在高檔,主要是手上持有多棟不動產的投資人,認為總統大選後房價有機會上漲,加上利率仍在低水位,願意「再撐一下」。

但只要市場的利空越來越多,空屋數據公布後,很可能成為最後一根稻草,衷心建議自住客不要急,投資客賣屋要趁早,因為當房價跌幅超過奢侈稅課稅稅率(1015%),屆時就有骨牌效應出現,不可不慎。

台灣地區住宅空屋率歷次普查結果

 (圖片提供:張金鶚)
主要都市
10年間空屋率之變動

 說明:()內的舊,指的是縣市合併前的範圍 (圖片提供:張金鶚)
主要都市10年間空屋數之變動
說明:()內的舊,指的是縣市合併前的範圍。(圖片提供:張金鶚)


張金鶚︰未公布資訊 增炒房空間

〔自由時報記者林美芬/台北報導〕行政院主計處每10年一次的住宅普查已經完成,空屋率創歷年新高,但行政院卻沒有對外公布,政大教授張金鶚認為,政府無疑是給某些人炒作房價的空間,對政府資源分配、民眾及建商,都是一大傷害。
但政府不主動公布這些訊息,張金鶚深感不以為然。他認為,政府不只沒有從空屋增加太多的資源中去努力找尋解決之道,反而還在空屋數最多的區域如新北市,大量興建合宜住宅、社會住宅,對資源是一種浪費。
據了解,2010年的人口及住宅普查調查,早在今年8月底就完成,但遲至今日,行政院仍沒有公布,就學術價值而言,張金鶚認為,這是台灣最精準的住宅調查,沒有公布是一件十分可惜及不應該的事。
淡江大學教授莊孟翰指出,主計處最新的報表中,戶內經常住人所擁有調查結果約是在84.9%,也就反推空屋率是15%左右,即使不到19%,但仍然相當高,政府應該要正視這個問題。
張金鶚說,從調查結果的精細數據,可以了解全台住宅分布、空屋量、自有率高低、持有結構、住戶職業與水準等,不僅可作為政府制定住宅政策的參考、建商推案依據、民眾更從中了解整個市場供需關係,反映到最真實的市場面,不會陷在資訊模糊的市場迷霧中。
莊孟翰認為,政府宜從稅制整合角度來整合資源,釋出這些空屋,做為解決弱勢族群居住的方法。而依照一般認定,住宅市場正常的空屋率應介於3~5%之間,相較之下,顯示出台灣空屋問題嚴重!

沒有留言: